陈 功

陈功(常用笔名:陈功),一个成长于北京的上海人;陈功,这个名字现在网络世界已经有些位置了,用GOOGL搜索一下,最少也有十几页的网站文章和内容,也许每一个成功者都会这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回想起过去,学历不高的我,曾经想过继续上学,也曾经有过其它的幻想,但最终都没有实现,反而是高中时的文学喜好和广泛的兴趣,成就了自己,这或许就是常言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行”吧。世事就是这样,反反复复,飘浮不定,但活着就要有意义,这种活着的意义,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每个人都要有经历一样,无数的人也曾经问过我的经历,对此我一直很困惑,因为我的经历,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实在是拿不出手,即没有留过洋,也没有博士学位。没有办法,对于希望了解我的人来说,我只能实事求是地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位专业作家,一位战略研究者,一位企业管理者。

现在的我,作为一位中国的专业作家,从九十年代起,每年发表的文章自己已经数不过来,如果要计算究竟写过多少东西,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我的秘书曾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整理了几十MB字节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文章、报告,有兴趣的人,可以在这个网站中找到一部分,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恐怕是不可能了,而我也没有那样的兴趣。至于所谓“专业作家”的称谓,可能大家都同意,作家也是有分类的,比如文学作家,诗词作家等等,这些写作者因所在专业不同而有区别,所以专业作家,自然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作家,至于我自己,显然只能是财经领域的专业作家了。

作为一个战略研究者,值得一说的就是“感觉”了!实际上,“感觉”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球员在练习的时候,很难看得出水平高下,但一上场比赛就不同了,高下立见,这就是感觉导致的差异。应该说,知识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培养和教育获得,但感觉很难通过教育来获得,这需要悟性。其实,自己比较自豪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也很少误导过我,每每有了感觉之后,精彩之作就会出现,而此后变化也往往会验证这种感觉的正确性。感觉对我来说,是一种煎熬和痛苦,获得它并不容易;但感觉更是一种灵魂的闪电,这种闪电来的时候,犹如一把利剑,自云端直击地面,可将一切乱像在瞬间清理的清清楚楚。所以,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但我还是认为自己的悟性比较强一点,也许这就是我在各种问题的判断上有优势的原因所在吧。不过,我想指出的是,感觉是以痛苦为代价的,因为感觉的获取并不容易,这需要无数个不眠之夜。

我想,作为任何一个战略研究者,都会有自己的成绩单,我也并不例外,只是我的成绩比较集中于分析和判断,而少有评论。对此,有兴趣者可在本网站上看到部分研究报告。而过去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一些事例,如对台湾的大选结果判断、对中国入世的分析和判断、对911事件的分析、对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判断,以及一些对中国证券市场和一政策、形势方面的研究结果,已经为众多媒体所报道过,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事实上,“911事件”这个词的版权其实就应属于我,如果大家用网络一查的话,从时间上就不难断定,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人,一定是我。

一个研究人员是否一定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并不一定,就我来说,商务经验大大丰富了知识体系,这是最宝贵的资历。我认为,自己基本上可以说是成功的企业人,毕竟能够以极少的资本起家,成功运作10年以上的企业人并不多见,很多企业或是在半路解体了,或是虽然存在,但江山却早已易主。其中的经验和思考非常之多,也许今后我会将其整理成书,但有一点在这里就可以告诉大家:成功者未必就是冲在最前面的人;很多时候,等着别人先倒下,也是明智的策略之举,这也是一种对“稳健”的理解。

事业之后,恐怕也该谈谈自己的生活了,只不过,这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罢了。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是,“应该知足”这四个字。因为很多令人羡慕的东西,我确实都拥有。不过,就内心深处来说,孤独的感觉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感觉,就像雨夜中一个孤零零的黑影……。是的,放弃才能拥有!这是人生哲理,但似乎我放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拥有的很多,但我放弃的更多,只是似乎一般人对此难以理解。

我不清楚自己的生命何时走到尽头,我只知道,在我拥有的同时,我失去的东西有很多、很多。

当然,更乐观一些看待人生还是好的,如果总结起来,这10年里出了几本书,写了很多文章,游历了不少国家,有了些知名度,建立了一个令不少人羡慕的企业,这些成绩应该还是可以的。不知道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我只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九十年代是非常艰难的。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在整个九十年代,国内的社会环境并非一帆风顺、并非理想。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当众多中国学者在怨天尤人,或是远离自己国家的时候,我在国内踏踏实实地从事着客观、中立的事业,这不容易,也很难做到!我是拥有自我,但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我无愧于社会!现在,以致今后,那些诋毁我的人,攻击我的人,应该清楚,陈功的一生如果说有奇迹的话,那么这个奇迹就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里,成功引导并建立起了本土信息服务业。或许,路透社、CNN和BBC的领导人会告诉整个世界,这其中有多么的困难。

未来,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并不清楚这一点,我只知道,如果需要我放弃的东西,我一定会放弃。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将淡出企业圈,更多地去思考,去写作,这曾经是我事业的起点,也应该是我命中的归宿。而当我不能思考的时候,如果我那时还有能力的话,我想我会考虑选择海明威式的结局。我想,我能理解那种海明威式的痛苦。

最后,我用一位朋友给我的话作为结束: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曾说过,知识分子不是知道分子,一个人纵然有太多的学识,只要他没有独立的见解,那便不能叫做知识分子;反之,假如一个人从来没上过学,但是,只要他自学读了很多书,且很有个人的立场,也能批判的来看这个社会,那么他就是知识分子。

我希望最后人们对我的评价,可以属于哈耶克所理解的那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

 

 

 
Copyright (C) 陈功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ICP:京ICP备11028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