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于茅于轼先生的“无妄之灾”
2007-10-16

茅于轼老先生在2001年的年底,由汤敏发起,五个人出资三十多万元,创办了“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门帮助贫困地区的妇女来京就业。同时他们还投资三万元创办了富平家政服务中心,负责毕业学员的工作分配和上岗后她们的权益保护。不幸的是今年春节前几天,他们的一位服务员看护的两岁孩子从客厅里的沙发上掉到地板上,头部受伤,到医院急救,次日不幸身亡。事情弄到法院,最后法官判决赔款53万元。由此,茅老先生陷入了困境。

我认识茅老先生已经有十多年了,茅老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一向是一位忠厚长者。他在富平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作为学者,这位忠厚长者并不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难处,至少也缺乏真切的体验,这位老者做事情,基本都是基于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富平的事情,并不难理解。至于终极的解决之道,从茅老先生的角度来看,无非是两个,一是上诉,基层法院判决质量,大都不敢恭维;二是让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最大赔偿额无非就是3万元注册资本金。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就这样终结了,仅从一个方面来谈,似乎也是有问题的,悲剧毕竟是悲剧,并不容易让人得出是非判断。

在这里,真该要说一说的是服务业。

老先生一腔热情,却对产业了解不够啊。服务业是最难做的行业,不是扶贫的好开始啊。现在很多人,在开始搞自己事业的时候,都是从服务业起步。在很多人看来,开个餐厅,弄个美容院,是相对容易的。其实,服务业远比制造业对人的素质要求为高。制造业,相对比较容易标准化,很多经济学家研究制造业出了大学问,但少见经济学者在服务业中做出大名堂,原因就在于服务业面对的情景,即不确定,又复杂多变,难度很大。搞事业的人,如果是个新手,上来就从服务业开始起步,出问题的概率要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这其中,不能简单的用成本投入来估计。

茅老先生的遭遇令人同情,汤敏我不认识,但他的夫人却也与我相熟。出了这样令人不快的事情,随便写几个字,以表关注,希望他们能够顺利渡过难关。

 

 
 
Copyright (C) 陈功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ICP:京ICP备11028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