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我实在不愿意讲出来,但事实偏偏又是如此——中国人已经没有了名誉感!
最近的陈冠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华人圈制造了一个极为热辣的话题。不同的人对于陈冠希的不雅照片,会采取不同的态度。美国百事广告在陈冠希以及不雅照片出现后,很快就宣布不会维持与陈冠希及相关演艺人士的商演合约;生产牛仔裤的Levi’s很快就宣布取消陈冠希的代言人身份,商场也很快撤下他的代言人广告及海报;北京的奥组委也以一种非常低调的方式宣布陈冠希以及相关的演艺人士不会被邀请参与奥运主题曲的制作。这些美国公司为什么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因为陈冠希做了“不名誉”的事情!
不过,同样是面对陈冠希和他的照片,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们的反应则非常令人失望。据悉,香港联交所在陈冠希以及不雅照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向拟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发函询问,他们是否会继续使用陈冠希以及相关演艺人士作为产品的代言人或市场代言人?这些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想也不想的回答:他们会继续使用。
据说,陈冠希事情出来后,中国还有一家企业,立即就邀请几位当事人同台搞活动,老板的目的就是知道他们是焦点人物,这样做可以吸引镜头的注意。赚钱赚到这个份上,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台湾的电视台对这件事情,立即进行了报道,但语调却是讥讽的。这位据说是来自山东的老板,所不知道的是,他这样做同样也是“不名誉”的!而一个“不名誉”的企业,就是一个“不要脸”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即使出了名,又有什么市场信誉可言?
两相比较,我认为结果非常清楚,中国企业家们实在是缺乏名誉感。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名誉”和不择手段。看看马路上随意抢道行驶的车辆,我们知道这些驾驶员是没有什么名誉感的;看看那些常年在街道上活动的乞丐,他们有很多来自同一个村子,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名誉感;再看看夜总会中的娼妓,……。
只能无语了。
中国企业家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仅仅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记得不久前,广州一位人士曾经提出中国应该重新建立自己的荣誉体系。放眼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对社会的荣誉体系都是极端重视的。我们都知道英国对有重大社会贡献的人士给予爵士的封衔,知道美国军人如果受伤就会有紫心勋章,知道二战中德军的铁十字勋章,……。表面看,中国现在也有自己的荣誉体系,但实话实说,这种荣誉体系并不代表社会地位,因而也没有实际价值。在中国,你绝不会因为获得了某种荣誉,而得到一单很大的项目合同;也不会因为有了荣誉,而在任何地方都得到尊重。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知道,荣誉感是建立在名誉感基础之上的,名誉感如果缺失,不但荣誉体系丧失了存在基础,整个社会也将变得不堪设想。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可以不择手段地去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样的社会,是一个不可信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