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总是聊聊闲言碎语,这里就当作闲言碎语,再说一件事情。
对于毒奶粉事件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作为官方来说,当然是慢慢降温为好。很多人心里会想,这么多官员因此而丢官,已经是史无前例了,还想怎样?于是,报纸和网站的报道慢慢的少了,甚至还有了反向的信息和报道,比如这个事件对谁谁来说,有多么的冤枉;有多少、多少的牛奶被倒掉了,是多么的可惜;当然,企业喊冤一定是最多、最常见的,而且态度很直接、很蛮横,老子这个企业办不下去了,你们看着办吧!你瞧,反倒向社会施加起压力来了!
这些事情且按下不表,先说说这样一个观点,很多时候,事情放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地方可以看的更清楚。我们如果把毒奶粉这个事件放到国际上一看,与国内的情况完全不同。打开电视机,与现在国内的降温不同的是,国外的热度却在延烧之中,从台湾到香港,从美国到欧洲,甚至连斯洛伐克都查出中国食品里面含毒。现在,几乎没有地方不谈中国毒奶粉的,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名誉已经清清楚楚的、毫无疑问的、彻底的完了!从奶粉到奶精,从奶粉到饼干,再到什么奶茶;从雀巢、立顿以及日本的品牌,都因为有了中国奶制品的成分而沾了毒,国际上的食品制造商现在是怒火万丈,这也太坑人了吧!
有这么严重吗?这是不少国人的问题。
当然。奶粉对国人来说,最多不喝就算了吧。但对西方人可不行,西方的食品结构与东方人大不一样,几乎没有不含奶的食品。奶制品含毒,几乎断了人家的生路啊!等于是直接下毒要人命!所以,东西方思维的不同,明显导致我们的某些官员显然又再次犯了错误!以为这个事情过去了,其实这个事情正在扩大,而且已经从食品制造也扩大到了整个“中国制造”。最近,有一帮记者突然发现,台湾产的服装很好卖了,感到很奇怪,这个价格很高啊。一问才知道,现在顾客上来都是先问,产地哪里?其次才是问价格。如果一听产地是大陆的,根本就不问价格了!“中国制造”的名声,因为毒奶事件,已经面临崩溃了,这就是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这个问题你怪不了老外,老外心说,吃的东西你都敢下毒,别的就别说了!所以,三鹿、伊利、光明以及牛根生们,他们摧毁的不是自己的企业,更是摧毁了中国制造!这才是问题所在。至于政府现在应该怎么做?我呼吁,首先要立即抓起牛根生们,清楚显示中国政府究竟站在那一边;其次是政府应该直接用钱到农村去收购牛奶,而不应该将钱给那些制造罪恶的企业;第三,大力摧垮犯罪企业的同时(打击犯罪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通过资金协助,创立新的品牌去收购老品牌,鼓励国内同业的收购,来满足市场需要。
其他的,嘿嘿,这里就不好讲了。毕竟只是闲言碎语,不能当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