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一番讲话,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周小川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未来通胀很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我认为,现在对通胀的研究,要从CPI转移到PPI上面来,要做重点转移,今后必须全面研究并关注PPI的表现和变化。
其实,相对于CPI,PPI实际是一个先导指标。PPI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的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变化。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国的PPI和CPI“剪刀差”(倒挂)现象从2008年5月份开始,现在环境变化的映衬下,显得更为突出。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月则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3.7个百分点,而8月这个“剪刀差”扩大至5.2个百分点,到今年9月才略微缩小至4.5个百分点。很明显的是,CPI和PPI的倒挂,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毛利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下滑趋势短期内还难见拐点,未来企业业绩严重不容乐观。
最近国内在关注南方地区中小企业倒闭潮时,一些南部省份的官员站出来澄清说,并没有那么多的企业倒闭,而且现在即使倒下2万家,今后很快还会再出现3万家。但PPI的数据清楚表明,现在企业经营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中国南部省份的企业倒闭潮是真实的,而有地方官员在这个问题上又是撒了谎!从PPI的走势看,未来的通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