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异常灾难,因为它源自广义的市场,所以身处市场的所有人,没人能躲得过去。与其费尽思量地去辩解,自己没有受到影响,不如安下心来去认真想想,如何妥善应对危机。我个人的看法是,所谓妥善的应对方法,首先应该是科学的,其次应该是人道的。即使可能要倒下,中国企业家也要像狼一样站着死,而不能苟且地偷偷溜掉。
对此,空谈没有什么意义,那是经济学家们的事情,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在这里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一、放无薪假。如果企业面临严重危机,有倒下来的可能,必须压缩人员开支,那么应该首先考虑给员工放无薪假,比如一个月少工作一周时间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保留员工的工作岗位,不让人才流失,同时也达到了节省开支的目的。在员工方面,还是能够拿到一定的工资,有一定的收入,不至于让人立刻就失业,因此这也是最人道的表现。
二、分拆资产出售。如果企业原本就是过度扩张的状态,则应首先考虑分拆资产,寻机出手,回收资本。虽然这个时候,这部分资产一定是贬值的,别人开价很低,但总要比拖垮整个企业来的好,所以这部分资产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套现出用来挽救其他资产的资金。
三、用分拆资产抵押来获得资金。这部分资产反正效率不高,用来抵押是最好不过的,关键是要能抵押的出去。
四、裁减冗员。不是不能裁员,但只要裁员,毕竟就有人要失业,所以这不能算是好事,奉劝企业在眼下大家都困难的时候,还是轻易不要去做。可有一样,任何企业,大多有所谓冗员,这部分人可以考虑首先裁掉,所谓丢卒保车,牺牲几个人,保住大家的利益,就是这个意思了。至于那几位被裁的冗员,唉,只能这样解释: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怨政府!
五、改变营销模式。很多行业是具有e-marketing可能的,利用当前的机会,干脆走网络营销的路子,让资产轻量化,全球化,甩掉包袱,也许还能走出困境。
六、冻结生产比破产要强。如果感觉产品销售难度太大,价格又很低而且做不上去,但前期的生产还是赚钱的,那么一定要断然考虑冻结生产。也就是固定资产和厂房等,先放在那里,人员全部放掉,工厂停下来,等市场情况好转再恢复生产。这样可以保持最大限度的资金在手里,争取到另一个周期的开工优势,这是最科学的作法。
七、破产比倒闭要强。如果企业看着是一定要倒下了,那么选择破产比选择倒闭强。破产指的是,与工商局协商,要各方债主协商解决。有限公司大都也就分掉资产了事,责任毕竟是有限的。有工商等政府部门在场,当个中间人,事情多少会好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