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经济数据令人吃惊的惨痛,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今年1-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52家,同比下降27.51%。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的数字显示,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98.9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11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为400.9亿美元。
总体来看,这些数据反映的是一幅经济冻结的景象。这在当今世界金融风暴的吹袭下,很正常,即算不上差,也算不上好,应该算是差中偏好吧。
问题是,只要经济有点问题,也就是经济学家们的活跃之际,不出点主意,显不出水平啊。所以,各种建议不断出炉,各种招法花样翻新,这样一来,反而使得经济运行面临着无谓的风险。比如,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贬值,单日交易幅度也有所扩大。这种状况导致市场不断猜测,人民币3年强势是否已就此逆转。明眼人都知道,人民币加速贬值与大规模的出口退税政策有关,导向是明确的,人民币不贬值才怪啊。
由此可知,无论别人说什么,政府官员心里一定要数,政策的采用,一定要慎重。
按照我的观点,任何经济危机中最困难的时刻都是会过去的,而且危机周期并不长,经济冻结的时间也不会长。这种情况下,与其急急忙忙,病急乱投医,不如稳健从事,做那些肯定不会错的事情!试想,如果危机时间长达十余年的话,你两三年就把手中的资源花光了,当如何是好?所以,当今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重点就应该放在民生的方面,而不是投资方面。注重投资,实际是在帮企业,帮得企业未必能帮得了员工,所以政府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帮助民生,让人民顺利渡过难关。
要知道,危机只是一、两年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未来,经济还会有很高的增长,一切又都正常了。历史经验表明,危机中的中弹阵亡者,大都是乱跑、乱来的。举重若轻,命中要害,才是高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