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文化胜利了,中国就胜利了
2022-02-17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可怜的中国经济建设时期,连民国带改革开放的时期,一起都算上,这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建设成就,那种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成就,总是因为有一批杰出的工程师背景的领导者,在“缺这个少那个”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出奇制胜,脚踏实地的做出来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分子,走到哪里都发光。如中国的电力工程师江泽民、机电工程师朱镕基,台湾的水电工程师孙运璿,还有在中国打过工的美国总统胡佛,等等。

那个台湾的孙运璿是个很有趣的人物,他面对蒋介石和蒋经国特地派来栽培的孩子蒋孝文,第一次见面就训斥道,我们这里是要准时上下班的,你能做到的吗?做不到就不要来了。贵为”第一公子哥“的蒋孝文立正俯首答道,我保证做到!这种一身正气的工程师,现在的人,还有几人能做到?!

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工程师文化不是工程师思维,更不是工程师头衔,那种玩学术范式的,讲究“书袋”的,肯定不是工程师文化,甚至连工程师思维都算不上,还是批评家的路数,还是几千年的老古板,指手画脚,讲究“做人不做事”,这种人是干不来实事的。

工程师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工程师文化强调的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按照科学态度去做事,按照科学原理去理解,凡是都用科学来说话,以科学为原则,懂得规划和流程,懂得信息和逻辑,不会跟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更不会胡搅蛮缠。真正的工程师文化,大多不关心政治,关心的是经济建设,他们的理想也寄托于经济建设。

还是那个孙运璿,他是搞基础建设出身的专业人员,他考察水电不是看报告的,那是真穿着内裤,拄着拐杖,攀山涉水,一路走来的。田野研究做到这个程度,能干不好吗?

我推崇工程师文化,是因为工程师文化代表着理性。现在的世界,最缺乏的就是理性。实际上互联网让人“越说越多”,但“越说”理性“越少”,而不是“越多”,理性完全被稀释了,就快看不到了,淹没于口水之中。

工程师文化为什么就能赢呢?因为他们客观,因为他们富有逻辑,因为他们站在科学的一边,所以他们能够赢得世界的尊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我想,到了那种时候,中国就真的赢了。

 

 
 
Copyright (C) 陈功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ICP:京ICP备11028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