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九十年代影响力最强的歌手,大家脑海中肯定会想到毛阿敏、那英、蔡国庆等人,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歌手,不仅嗓音优美独特,演场功底也十分深厚。然而,还有一位歌手的实力与那英、毛阿敏不相上下,凭借自己极具魅力的嗓音与歌唱实力在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然而她却在1999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歌手就是——谢津。
1994年,谢津应邀与公司人员去南京开演唱会,本来兴致勃勃的想要唱的尽兴,观众们听得尽兴,却不曾想音响效果不好,演唱质量大大降低,这也谢津十分的不高兴。谢津认为这是有人故意为之,丢了面子,于是与公司人员产生了冲突,谢津扬手一巴掌打在了公司随行人员的脸上,就这样,谢津遭到了华纳唱片公司的封杀。对于身份感很强的人来说,时间是难熬的,1999年的时候,27岁的谢津在家中洗完澡后,从23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诸葛亮曾说:“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心,勿持功而失信。”自恃身份,脸上写满优越感的人,非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处处树敌。话虽然如此说,但中国人往往活的就是身份感,奔的就是身份感。
过去有个真实的故事,儿子开车撞了人,还气势汹汹的叫喊,“我爸是李刚”,一下子还让“我爸是李刚”变成了网络流行词,这就是身份感闹的。中国外出购物的凶猛劲头是世界知名的,买的名牌干嘛用?无非穿在身上,凸显身份感。否则,再大的名牌,也都是一样的流行商品,有什么独特性可言?当然要的就是“我有你没有”,要的就是这种身份感。还有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种故事就太多了,表面看是什么中国文化,实际说白了,也还是身份感,无非是用“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来证明身份感。
所以,身份感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仓央嘉措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这个道理简单,但明白的人真不多。二战时期,有一张照片广为流传,记录的正是英国国王到伦敦的贫民窟视察的状况。当时的情况是,身为英国的国王,他站在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前,礼貌地对里面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其实,越是真有身份的人,越是谦逊和礼貌,那些必须仗着身份感行走社会的人,往往缺少真材实料。
学者梁衡曾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恃才傲物的大学教授,有样学样写了个书稿寄往出版社,偏偏等了几个月还没回音,只好主动去催。他很自信自己的“水平”,因为自己光是头衔,就占据了大半页纸。出版社编辑也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费心抄下大学教授的20多个头衔,正文却只有八个字:“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人生何必如此,改了才好。
(注:本文材料,源于韩九叔、“卖娱小女孩”两位,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