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除了“阿三”这个外号之外,真的知道印度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吗?
印度当局4月30日表示,他们“调查发现”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以假冒成支付权利金的方式非法汇款给外国实体,所以印度当局已从小米集团在印度当地的银行账户扣押7亿2500万美元。小米集团当然是活该,因为他们自以为“了解”印度。
无论你信不信,印度完全是理直气壮这么做的?印度完全清楚,他们这样做,围剿一家在印度有着商业成功的中国企业,找漏洞,按罪名,这种作法摧毁了印度在中国的商业信用和形象,但印度不在乎,他们理直气壮的相信世界,支持、赞同他们这样做,他们完全相信印度在世界的伟大影响力,相信印度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有着无比的智慧,能够抓住机会,得到世界的理解,即便是无理取闹。
这就是印度。
事实上,中国人不知道、不了解、不认识的印度,还有很多事情。中国人总以为中国“老”,中国“大”;但印度还认为,印度更“老”,印度更“大”。
这里讲几件往事吧。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印度在第二年就跟中国建交,并且发文支持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人说,那时“中印关系还算是不错的“。这如果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至少也是”完全不理解印度“的主观认识。印度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印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伟大的国家,与冷战中的两大国家——苏联和美国一样“伟大”,所以印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承认中国,就是给世界两个大国看看,印度特立独行的“意思”。
很多人都知道“不结盟运动“这个词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塑造的一种印象是中国才是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实际呢?1955年,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向世界发出了 “不结盟运动”的号召,引起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的响应。注意世界只是认为中国是一个响应者,当然印度更是这么认为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顺理成章的成为“不结盟运动”代言人,成为世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专门负责在国际事务中为众多第三世界国家说话的。
按照印度的看法,著名的“万隆会议“就是印度坐庄,印度的主场,它在1947年就为万隆会议定下了调调,只是因为印度的帮忙,才让中国进去旁听了一次不结盟运动的会议,完全是靠印度才把新中国介绍给了世界认识。印度的这些想法多半也是事实,那时印度与中国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今天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
当时,甚至连美苏两大国之间的纷争,都会邀请印度去“当裁判“充当一回仲裁者的角色。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在印度会议上恭维印度说,“印度怀着伟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国家讲话,而大家则怀着极大的崇敬倾听印度“。美国总统啊,什么时候听过他们这么说话的?!后来特朗普总统也继承了这个势头,安排印度总理莫迪在美国开大会,接受美国人和印度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那种国家自豪感肯定是让印度人有种”升天“的感觉了。
实际当时的苏联,也对印度的世界地位十分认可,因而积极拉拢印度,要知道拉过来一个印度,就等于当时拉过来一帮不结盟运动的“小兄弟“,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情。实际上,从过去到现在,从印苏友好到今天的印俄友好,这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经过了风浪考验,始终不渝,绝非中国人自我想象的那样,拿着几个钱就可以去挑战的。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方研究教授谢尔盖·卢涅夫(Sergei Lounev)说:“我想,印苏关系是苏联与非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双边关系中最成功的例子”。这位教授没夸张,早在1971年,苏联就与印度签署《苏印友好条约》,暗示两国将制止任何针对第二国的军事同盟,并在遭到第三国攻击时“相互协商“。对于苏联而言,这是与没有正式拥护社会主义的国家签署的第一份此类条约。当年晚些时候,印巴战争爆发,苏联的确竭尽全力保证了印度取得胜利。
所以,还真的别再瞎吵吵了。
印度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过去到现在,普遍都认为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那不是中国比得了的。印度不但得到了世界大国的认可,而且印度也是真正的世界大国,而且是属于那种世界大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世界大国。再说1955年的万隆会议,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自己就是第三世界的唯一领袖,他觉得中国要对自己表示感激,尼赫鲁以至印度上下,都认为印度对中国就是“大哥“一样的存在。当然,印度这种心态后来”坏了事“,本以为向中国要一点争议的土地根本不算是个事儿,但没想到被当时的中国PLA揍的满地找牙。
过去的事情就过去,老说其实也意思不大。不过,要说中国人不了解印度,印度人也不了解中国,这恐怕是真的,而且容易造成误会。一定要知道,印度,那是一个民族主义心态极为强盛的国家,从来都认为它的一切都比你强大,比你好,比你更加智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印度人是肯定信的,并且会一直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