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特别行动”已进入第55天,现在的俄罗斯军队已经改变了战略战术,从一路高歌猛进,变成了稳扎稳打,同时配合狂轰滥炸。
实际从4月18日开始,俄军对乌克兰就启动了新一波的轰炸行动,除了对乌克兰东部的马里乌波尔市乌军最后的阵地,持续的大规模轰炸之外,还对乌克兰西部的大城市利沃夫进行了不少次的轰炸,当然还有首都基辅,它也遭遇俄军的接连轰炸。值得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轰炸都是瞄准的消费城市,比如利沃夫,很早以前这个城市的市长就明确向世界宣布,这个城市是乌克兰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重要遗产,没有军事目标,但却依旧不断遭遇轰炸,显然这种轰炸已经是属于“无差别轰炸”。
俄罗斯进行这种“无差别轰炸”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声称要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可能是原因之一;顿巴斯战役开始,要向乌克兰施加更大的压力,恐怕也是一个原因。问题是这些轰炸的后果对于俄罗斯未必有好处,因为乌克兰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西方证明,防空导弹是必须品,尤其那些能够应对高空、高速目标的高技术防空导弹系统。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利用俄罗斯主动提供的理由,还有实在看不下去的社交媒体大众的支持,顺水推舟,向乌克兰提供各种高技术的防空导弹系统,可能还有火炮以及各种军备,也就很正常了。
现在的俄罗斯,其实真正具有优势的还是空军,海军因为“莫斯科号”被击沉,俄罗斯黑海舰队元气大伤,已经失去了优势,在海上由优势变为了均势,时刻会面临反舰导弹的袭击。一旦西方的高技术防空导弹系统再大规模的到货,武装了乌克兰的天空,这时俄罗斯就会失去了最后的优势,空中的较量也将转而进入到对抗阶段,那么战争损失将会立刻大增,失败一定将会加速。
我个人估计,按照现在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下去,3-6个月之后,乌克兰的天空就不会再属于俄罗斯空军了。俄罗斯的这个仗,就很难再打下去了,那时俄乌和平谈判的时机也就成熟了,和平可能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