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份制银行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2002-09-02

在深发展银行合资问题上引发的国内讨论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是值得关注的。有学者指出,对股份制银行的生存状态不应该过于乐观,它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没有国有银行那样得到国家的眷顾,但产权上的国有病却和国有银行一样,二是没有象四大行那么比较广泛的银行网点但业务上的雷同却如出一辙;三是没有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和来自中国财政的干预但却更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今年上半年,如果不是这些银行的新增贷款特别多,而应计提却少计提的准备金却重新抬头的话,应该说其经营业绩没有足够的起色,现在深圳市政府正打算将其拥有的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农村信用社、深圳市租赁公司、深圳市属证券公司、深圳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等一大串金融机构,整合成为深圳市的金融控股集团。这显然在理清产权结构、提高运作水准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上有一定好处,但也容易带来问题,虽然这些机构业务横跨金融、证券、保险、信托、 租赁、财务公司多个行业,但彼此之间各自为政,资金力量有限,经营风险大。此外,地方政府往往在地方金融机构出问题时,不具备救火的能力而需要求助央行。深发展试图引进外资参股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外资的犹豫观望态度,恰恰显示出这些股份制银行作为进入中国的“壳资源”,甚至还不如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那样小而干净。

 

 
 
Copyright (C) 陈功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ICP:京ICP备11028426号